西安市今年优良天数已有243天 专家解读“西安蓝”如何持续升级
- 来源:西安新闻网
- 2021-11-30 09:41:35
- 收藏
续最长优级天数刷新历史纪录、全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实现全部优良、截至目前今年已收获243个蓝天……在“西安蓝”持续升级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张宁宁,解读“西安蓝”如何持续升级。
保障
技术团队开展评估 调整防控重点
见到张宁宁时,他正在忙着分析前几天刚结束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综合来看,这次区域污染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但强度不大,关中五市以轻度污染为主。西安市提前应对,效果较为明显,污染程度弱于相邻城市。”他指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介绍。
“拿全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来说,9月、10月的西安市正处于季节转换期,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区域性污染频发,主要污染物既包括臭氧也包括颗粒物,保障期长度和保障难度较大。”张宁宁说,此次保障由国内顶级大气污染防治专家领衔的专家组进行指导,组成了60多人的技术团队开展每日分析评估,及时调整污染防控重点,提高污染源控制精度。
张宁宁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10月19日,专家服务团队预测出10月23日至25日受不利扩散条件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PM2.5污染过程。按照专家建议,西安市提前启动了应急管控措施,督促全市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尽最大限度降低涉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应急措施的启动有效遏制了西安市PM10和PM2.5上升趋势,25日,在极大的区域传输和高湿静稳不利气象条件压力下,西安市颗粒物浓度相比周边其他城市削峰明显。
数据
全运会期间西安“气质”全部优良
张宁宁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2016年西安市的优良天数只有192天,到2020年达到了250天,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每立方米。
今年第一季度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第二阶段空气质量指标任务,十四运会期间(9月15日—9月27日)、赛会间歇期间(9月28日—10月21日)、残特奥会期间(10月22日—10月29日)三个阶段,西安市空气质量实现了全部优良,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均列陕西省关中五市第一。
不仅如此,还创造了多项空气质量新纪录:连续最长优级天数13天、月度优级天数15天、年度优级天数已达62天、首次在10月实现优良天数全勤、自今年9月11日以来连续优良天数达到54天,实现空气质量连续合格天数的历史性超越。今年我市优良天数已有243天,同比增加3天。
“其实不看数据,大家也都能亲身感受到‘西安蓝’变多了。”张宁宁说,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大气治理成果成为广大市民看得见的获得感。备受瞩目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已经精彩圆满落下帷幕,全运会带来的好“气质”让“西安蓝”升级并延续。
“组合拳”
查处整改一批环境问题
在精确治污方面,我市根据实时分析及时调度,增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污染源问题巡查力度,并在重点时段加大抽查、夜查频次。同时,发挥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的功能,综合运用已建成的生态环境监测感知手段,企业工况用电量监控、烟火监控、走航监测以及网格化监管等系统,全面提升“技防”水平。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查实整改了一批环境问题,切实强化了减排效果,为后续更精准地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据统计,保障期间全市共检查工业企业1.6万家次、施工工地1.7万家次、储油库约400家次、加油站2000余家次、餐饮单位约4万家次,共发现1.5万个问题。抽检机动车4939辆,查处超标排放车辆475辆,劝返柴油货车6241辆,共检查非移动道路机械5032台,查出超标排放和未编码登记机械数547台。烟火监控通报火点543起,走航监测累计里程约3000公里,通报问题近200起,为空气质量保障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张宁宁表示,接下来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要运用好科学组织、精准施策、精确治污,持续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
西安新闻网讯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翟小雪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