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一领四动”推动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 来源:中安在线
- 2022-06-13 11:16:41
- 收藏
设施升级改造,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时补齐短板,实现薄弱对象精准化管理;完善体系建设,实现全品类垃圾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铜陵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两年来,铜陵市坚持在“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这“一领四动”的推动下,多措并举、持之以恒抓实《条例》宣贯,长效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
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市民分类知晓率达92.91%;《条例》施行以来,回收利用率达39.85%;在住建部公布的2021年第三、四季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结果中,铜陵市连续两次位列全国124个小城市第一档第一名。
据悉,两年来,铜陵市不断创新管理手段,通过采取“常态宣传+精准入户+普法监督”方式,形成条块联动,为垃圾收运开启“加速度”。此外,通过建立“日检查”“月考核”“专题调度”等工作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两年间,全市分类投放亭点调整、升级改造235个、在城区主干道逐步更换安装600余个标识清晰的三分类果皮箱、改造利用废弃闲置的中转站,建成4座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在主城区安装145个智能投放亭、对42辆垃圾分类收运车加装智能调度等系统、在学苑社区建成6座智能投放屋。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坚持党建引领是铜陵市提升基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金钥匙”。铜陵市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整合社区吹哨单位、联建单位、双报到党员等辖区资源,将生活垃圾分类与区域化党建、网格化治理、主题党日相结合,依托社区、城管、辖区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志愿者“六位一体”工作平台,推进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这两年内,全市具有垃圾分类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均出台了相关行业标准、措施,并组织实施。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推动机关单位分类实施、构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推动源头减量工作等方面形成了“头雁效应”。市委党校将垃圾分类全面引入各类培训课程;市财政局实行专人“定期+随机”督查制度,对分类不规范行为进行实时通报,每月开展文明科室评比并进行公示;市一中构建了日常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进行分类,餐厨垃圾、电子废弃物专项回收的“小分类、大分流”收集模式……目前,全市大型商超不同场所全面做好垃圾分类。市机关事务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开展行业督查评价,力促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开展分类工作。同时,分阶段设计制作的幼儿版、小学版、中学版垃圾分类教材,已在全市学校广泛使用。
“经得起看、经得起问、经得起查”是评判分类是否到位的“合格线”。对此,对于表现跟不上趟的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以法促分发挥了作用。《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080份,处罚决定书219份。
为确保“源头分得好,中间运得清,终端处得了”,两年来,生活垃圾在收运和处置能力建设上都在做“加法”。全市配置的132辆收运车辆按照收运垃圾种类不同,以“不同人员、不同车辆、不同要求、不同去向”模式完成清运,依托“回收郎”等互联网+垃圾分类平台应用,全市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专线。
进入处置终端,全市31个社区建有集中暂存点,回收处置有害垃圾约8吨;设立6条厨余垃圾收运路线、112个厨余垃圾驳运点;建成205个可回收站点,全年线上线下回收处置可回收物约6万余吨,实现了大批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条例》实施两周年,不是垃圾分类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主任周江磊表示,打好铜陵垃圾分类工作持久战,全市还需持续夯实理解力、“基层力”、工作合力、宣教力这“四个力”。(通讯员 叶静)